浙江温岭:“中国鱼鲞之乡”水产加工逐渐恢复“元气” |
2020-03-03 11:43:00 老街腾龙客服微信 出处:温岭日报 浏览量: 14788 次
我要评论 |
| (通讯员江文辉)“天下白鲞数台州,台州白鲞出松门。”2月26日,气象显示为东北风3级,阵风7级,本是水产加工户们翻晒鱼鲞的好天气,但在素有“中国白鲞之乡”“中国鱼鲞之乡”之称的松门镇,却看不到热闹的晒鲞场面,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户加工户在翻晒鱼鲞。
朱云兰是松门镇北沙村人,从事墨鱼鲞加工已有六七年,她家不仅建有烘干机房,还有库房,东风闸加工区的一期、二期都有她家的加工场。自从当地政府允许水产加工恢复生产以来,她家购买了少量渔获物进行尝试性生产。“我们现在鲜货买得不多,前一天晚上只买了十多盘。”
朱云兰说,到加工场来的大多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,他们健康安全意识比较薄弱,每天早上她都要站在门口,对进到加工场的人员进行测体温,要求她们戴好口罩。为防止老年人忘记戴口罩,她的加工场还准备了一些口罩。
除了门口的把关,朱云兰还严格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定执行,即从业人数不准超过20人,加工时人与人的距离保持在90~100厘米,她说这是对工人的安全负责,也是对整个加工场的安全负责。
加工区二期12号是台州市黄岩区人陈彩飞的水产加工场,她在松门从事水产加工已经有十多年了。当天上午,她的加工场里人数更少,只有四五名本地妇女在加工章鱼鲞。
除了东风闸区块的水产加工区,在松门镇苍山门塘的水产加工区,水产加工场面也不太热闹,只有几户加工户在加工生产鱼鲞。与前几日的全部停业相比,这段时间,松门的水产加工业正在慢慢恢复“元气”。
松门镇水产加工历史悠久,目前拥有鱼鲞加工专业合作社3个,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、浙江省著名商标2个、浙江省名牌产品2个,加工人数达4000多人,形成生产、加工、包装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,是浙东南享有盛誉的水产加工名镇,年产值4亿多元。 |
|
|
|